2025年10月22日 星期三

獨旅之自有安排

"過客都是生命中的一幅幅畫,多個偶然,構成思想,感受細膩,激活酵素,產生快樂,而快樂其中的重要元素,是善良。"

 

2024年3月。獨自去台之高雄幾天。

疫情以來,沒去台已四年,廿年以來,除了以前自己為開會而獨自出差,已很久很久沒正式試過獨自靜心旅行。

哪怕是一趟短途,自由的,沒有安排的,說走就走的,隨便逛的旅行。  

新冠疫情後這裏開放不夠一年,街上人較少,日本遊客和港澳人較多。 

期間可以記得的感覺神經以及事件有以下: 

發覺 8.4公斤的行李居然自己hand carry , 原來不夠力舉上,勉強行之。

在不太貴的時候選取了坐第一行窗口位,淡季沒人和我同坐,感覺不錯。

一直被照料著,沒試過打開谷歌地圖找路的我,地鐵到站後原本十分鍾腳程到的商旅酒店,花了五十分鍾才到。期間又卡跌了一條真金手錬,回頭找又給我找回。

電話快無電,原來不習慣充電寶隨身,因為平時在車子裏可以充電,趕快找出USB線充電,又發現插頭不對。哈哈,立刻從酒店出發到最近的商場,帶著只剩五十幾個百分比的電量四處找USB線。

買完了,夜市時叫了一份三百元台幣的不知什麽蟹,一杯日啤,一份新鮮生蠔,從沒自己動過手吃蟹的我,這晚之後回去一星期左右,大牙內裂了痛了一週,要杜除牙根,跟了我幾十年的一隻臼齒宣告沒了。

陪伴我在夜市吃海鮮的,是一位和我差不多年齡的女士,她遞給我濕絲巾,並和我搭訕起來,她說她喜歡一個人旅行,她是一位訓練導師,經常出差,她看上去很有條理,整潔中庸,說話很有分寸,似乎對和陌生人聊天很有經驗,從不八卦別人的私事,好像只想找個人聊一下說幾句不重要的心事。隨著我隻蟹差不多完成,我們互相祝福,一面之緣,就此作別。   

在沒問路沒開地圖沒做資料搜集的情況下,我坐地鐵,憑著記憶與直覺,在大東站下了車,見到去佛光山的巴士站,真開心;沿途巴士上發現遇上的都是老人家,而高雄的老人家一直給我印象是真的格外禮貌而有教養,她們主動教我買巴士卡會較划算,有一位不知是喉嚨有事還是不懂說話的老人,示意我助他按鈴助他拿東西,我一直坐窗口位向街外望,下車時他拍拍我肩膀,手勢感恩示好,眼神親切,我好不感動。 可想而知,我有多久沒感受過這種人文風氣。

在佛光山上,幾年疫情沒拜訪,在藏殿見到法師,她不認得我,我郤認得她,閒聊少許,期間感到法師慈容滿面,以前她很少笑,是修行又進步了,還是疫情讓大家明白到人間有情。

來此殿,有一緣由,有個故事。因此每次來這個殿,我特別的安心,心真的是放了下來,好像有一種感覺,我把心,寄放了在地藏菩薩處一樣,無限信任和安樂。

再來,是品嘗素食,這裏的素食是隨喜金額的,然後自助。在從前,我在這裏吃素,有兩次會吃出眼淚,邊吃邊流淚,但並沒有具體的糟心事情使我這樣。還有那個在收銀處兼雜務的義工阿姨,有護法的感覺,使我生起欽佩心;能用自己的時間來無償幫助眾生,默默做佛事,有次菩薩通過我去考驗她幫忙些突如其來的事,須非笑容滿面郤有真修行的態度。今次來到不見了,我默然。 計一計,一晃眼已有十八年了,或者她已經老去,或者回家養生。

住宿期間冷氣關不動,大半夜下去大堂只有男服務員,他上來教我弄這個比較舊款的冷氣,康橋的服務員蠻真不錯,懂得脫鞋入房,笑容親切,解決到問題,又有禮貌。 

在街上找路回住宿時,又行錯路,忽然遇上可愛的黃狗,它擺尾向我走來,我們玩了一會,好像久別重逢的朋友一樣,之後有人大叫它,原來是地面住宅兼店舖的狗兒;遇到動物朋友感到開心,好像行錯路只為了它。

記得回程時我也沒寄艙,行李走時9.8 kg ,剛好未過10kg, 刻意計算過的重量,只買了一點點的東西。我身上沒帶卡,只備用一張信用卡,並提了一千元港幣,著意的提醒自己我只能用一千元,期間沒打車,刻意安排在酒店吃早,隨喜吃素,晚上一碗小的魯肉飯和茶葉蛋,准許自己吃一餐海鮮和一餐日本定食,其餘錢呢,都用在了佛光山供燈隨緣樂助。限制著用錢的日子,平生很少,向自己下個小小的挑戰。

最後一天坐早機,拖著行李在離開商旅的街道上,在不遠處望到一間冒著煙的包子店,清脆的鳥聲和藍天晨光下,剎那間感到被治癒;我忽然釋懷了些什麽,我覺得,我想要的已非從前,我想要的該在路上。

穿過中央公園,一對看上去像日本人的老夫婦向我揮手道早晨,他們看上去悠閒,恩愛,享受。我發覺,這一切都好像被安排好。

其實,這應該是我開展獨旅想遇到的,想感受的。這更像是讓一個人真正去體會,自己平時被照顧得如何,自己懂的不懂的,以及生命中有很多過客,陪伴你,需要你及被需要。 而他們在我們的生命中,原來通通都叫作"過客",有些很短,只有幾十秒的交集,有些很長,互動大半生。

過客都是生命中的一幅幅畫,多個偶然,構成思想,感受細膩,激活酵素,產生快樂,而快樂其中的重要元素,是善良。

 

自由作家阿黎💖



 
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